导读:为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,人生就是搏尊龙推出投资者保护教育专刊-3•15特刊,帮助投资者了解案件背后的规则红线、风险底线,普及市场法律知识,以提升投资者的守法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,理性参与投资。
“政府项目”拉大旗 假“PPP”真“骗骗骗”
一、案件还原
J集团自称是一家综合性的现代城市发展集团,打造融合“PPP+产业化+金融化”的投资、建设、运营全生命链项目,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,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、5700亿政府订单、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700亿等。
J集团通过旗下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销售公司,以各种政府“PPP工程”名义,发行数百只私募基金,通过向不特定公众公开宣传,将长期产品拆分成短期产品,且多数基金并不标明具体投向标的,并变相承诺保本付息、年化收益率在10%-12%之间,采用设立子母基金等方式将募集资金归集形成资金池,非法集资达数百亿元,造成众多投资者重大损失。
二、风险警示
(一)采取任何途径或方式向不特定公众公开宣传和推介私募基金产品,一定要予以高度警惕;(二)基金产品的投资期限通常在3-5年,宣传基金产品期限灵活的,需慎重选择;(三)不要被各种与政府合作的美丽外衣迷惑,衡量投资风险的最关键因素,是底层标的盈利的合理性,而不是仅仅看发行机构的规模、年化收益的高低以及保本保收益的承诺。
(案例来源: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)